图书简介
本书涉及的专业范围广泛, 涵盖了平版印刷机、凹版印刷机、柔版印刷机、丝网印刷机、卷筒纸印刷机、以及数字印刷机的结构的工作原理以及主要设备的电器控制等内容。本书内容共分为十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为胶印印刷及印刷机; 第三章为单张纸胶印机的典
型结构及案例; 第四章为卷筒纸胶印机原理与结构; 第五章为柔版印刷机原理与结构; 第六章为凹版印刷机原理与结构; 第七章为凸版印刷机原理与结构; 第八章为丝网印刷机原理与结构;第九章为数字印刷机原理与结构;第十章为印刷机械自动控制系统。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印刷概述
一、印刷基本概念
二、印刷技术的发明及发展
第二节 印刷生产过程
一、印前处理
二、印刷工序
三、印后加工
第三节 影响印品质量的因素
一、印刷品质量评价
二、影响印刷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第四节 印刷发展趋势
一、传统印刷发展趋势
二、数字印刷发展趋势
第五节 绿色印刷及其设备
一、绿色印刷战略概述
二、《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印刷第一部分:平版印刷》中印刷设备相关内容
三、绿色印刷设备的实施
四、绿色印刷设备的能耗
第二章 胶印印刷及印刷机
第一节 胶印机的分类
一、按纸张类型划分
二、按纸张幅面划分
三、按印刷色数划分
四、按印刷面数划分
第二节 单张纸胶印机的整体结构
第三节 胶印机的组成及特点
一、胶印机的组成
二、胶印机的特点
第三章 单张纸胶印机的典型结构及案例
第一节 印刷部件
一、印刷单元
二、输墨部件
三、润湿部件
第二节 输纸部件
一、输纸部件类型
二、纸张分离机构
三、纸张输送装置
四、供纸系统
第三节 定位部件
一、纸张的定位
二、前规定位部分
三、侧规定位部分
第四节 递纸及传纸部件
一、纸张交接机构概述
二、定心摆动式递纸机构
三、偏心摆动式递纸机构
四、旋转式递纸机构
五、印刷机组间的传纸及纸张翻转机构
第五节 收纸部件
一、收纸滚筒
二、收纸传送装置
三、理纸机构
四、收纸台升降机构
第四章 卷筒纸胶印机原理与结构
第一节 卷筒纸胶印机概述
一、卷筒纸胶印机的特点
二、卷筒纸胶印机的分类
三、卷筒纸胶印机的组成和作用
第二节 卷筒纸胶印机输纸部件
一、卷筒纸胶印机纸卷安装方式
二、纸卷升降机构及纸卷轴向位置调整机构
三、自动接纸系统
第三节 纸带张力控制
一、纸卷制动装置
二、纸带张力自动控制系统
三、纸带减振装置
四、送纸辊机构
五、调整辊机构
第四节 纸带引导部件
一、纸带运动的路线和导纸辊
二、纸带转向装置
三、自动穿纸装置
第五章 柔版印刷机原理与结构
第一节 柔版印刷机概述
一、柔版印刷机的组成
二、柔版印刷机的分类
第二节 卫星式柔版印刷机原理与结构
一、卫星式柔版印刷机的放卷装置及控制
二、卫星式柔版印刷机印刷部件
三、卫星式柔版印刷机的输墨系统
四、卫星式柔版印刷机干燥系统
五、卫星式柔版印刷机收卷及张力控制
第三节 机组式柔版印刷机原理与结构
一、基本构成
二、机组式柔版印刷机放卷部分
三、机组式柔版印刷机纠偏控制部分
四、机组式柔版印刷机印刷部分
五、烘干系统
六、机组式柔版印刷机涂布机组
七、机组式柔版印刷机模切部分
八、机组式柔版印刷机覆膜装置
九、机组式柔版印刷机收料复卷部分
第四节 层叠式柔版印刷机原理与结构
一、层叠式柔版印刷机结构
二、层叠式柔版印刷机的特点
第五节 柔版印刷压力自动检测与压力预测系统
一、图文信息特征提取
二、数据预处理
三、卷积神经网络
四、预测模型
五、基于RFID技术的压力数据传输与存储
第六章 凹版印刷机原理与结构
第一节 凹版印刷机概述
一、凹版印刷机的发展历程
二、凹版印刷机的分类
三、凹版印刷机的组成
四、机组式卷筒纸凹版印刷机
第二节 凹版印刷机印刷部件
一、凹版印刷机输墨机构
二、油墨刮刀装置
三、凹版印刷机压印系统
四、凹版印刷机印版滚筒及调版机构
第三节 凹版印刷机收放卷部件
一、放卷装置
二、收卷装置
三、纠偏装置
四、牵引单元
五、不停机自动接料与裁切装置
第四节 凹版印刷机色组干燥系统
一、凹版印刷机干燥系统结构
二、凹版印刷油墨的干燥机理
三、影响油墨干燥的因素
四、冷却辊
第七章 凸版印刷机原理与结构
第一节 凸版印刷机概述
第二节 凸版印刷机整体结构
一、平压平型凸版印刷机
二、圆压平型凸版印刷机
三、圆压圆型凸版印刷机
第八章 丝网印刷机原理与结构
第一节 丝网印刷及丝网印刷机
第二节 丝网印刷机的分类及构成
一、按照承印物形状进行分类
二、按照自动化程度进行分类
三、按照不同网版形式进行分类
四、特殊丝网印刷机及其结构
第三节 丝网印刷机的刮墨刀
一、刮墨刀的种类及功能
二、刮板的尺寸和形状
第九章 数字印刷机原理与结构
第一节 数字印刷概述
一、数字印刷的定义
二、数字印刷的分类及其特点
三、数字印刷的应用
第二节 静电照相数字印刷机的原理与结构
一、静电照相数字印刷概述
二、静电照相的主要工作步骤
三、静电照相材料——光导体及墨粉
四、充电装置及其工作原理
五、曝光装置及其工作原理
六、显影装置及其工作原理
七、转移装置及其工作原理
八、熔化定影装置及其工作原理
九、清理装置及其工作原理
第三节 喷墨数字印刷机的原理与结构
一、喷墨印刷概述
二、 Sweet连续喷墨
三、热喷墨
四、压电喷墨
第十章 印刷机械自动控制系统
第一节输纸过程自动控制
一、单张纸输纸控制结构与原理
二、卷筒纸印刷机纸带张力控制系统
第二节 多色印刷自动控制
一、主机驱动电路
二、控制电路原理与操作
第三节 印刷机自动控制系统
一、墨量和套准控制装置(CPC1)
二、印刷质量控制装置(CPC2)
三、印版图像阅读装置(CPC3)
四、套准控制装置(CPC4)
五、数据管理系统(CPC5)
六、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CP-Tronic)
第四节 计算机集成印刷系统
一、数字化工作流程
二、基于CIP3/CIP4的油墨预置
三、计算机集成印刷系统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武吉梅,西安理工大学印刷包装与数字媒体学院教授,博导,陕西省优秀教师,西安理工大学教学名师、最美教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100余人,多年被评为西安理工大学科研先进个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印刷机原理与结构”负责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
。主编教材《印后设备》《单张纸平版胶印印刷机》《多色胶印机原理与操作》等7部。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主持项目“印刷机械动力学及稳定性控制关键技术创新研究”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主持项目“高端包装印刷设备稳定性及
振动控制关键技术开发”, 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主持完成了《现代印刷包装工程实验平台建设》中央与陕西共建高校专项资金项目。主持企业课题3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发表SCI、EI论文100余篇。
武秋敏,西安理工大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论文评审专家,SCI源期刊《Advance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Additive Manufacturing》及《振动与冲击》《包装工程》等杂志审稿人。多年来从事印刷机械动力学研究
,主编“十三五”规划教材《印刷设备》1部;建设的课程《印刷机原理与结构》获批线上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陕西省协同创新重点项目1项,企业项目
多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